“李代桃僵”,是什么意思?在博弈,权谋中有何典型用法?

“李代桃僵”原指李树代替桃树受虫蛀而死。据说,这个说法出自南宋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– 鸡鸣》,原文为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。后比喻主动或被迫替代他人承担灾祸、责任或损失。在博弈和权谋中,它常被用作弃子保帅、转移矛盾或嫁祸于人的策略,强调以局部牺牲换取整体利益。

下面学习志给大家简要介绍李代桃僵的一些典型运用及事例:

1. 弃卒保帅:牺牲次要目标保全核心利益。如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为平息军心,斩杀运粮官以推卸缺粮责任。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2. 替罪羊策略:权力斗争中找替身担责。如明朝严嵩让义子赵文华顶罪,自己脱身。

3. 战略误导:故意暴露假目标迷惑对手。近期热门的悬疑剧《棋士》中,崔业多次使用李代桃僵的计策,营造假象,达到干扰对手的目的。

4. 利益交换:以让步换取更大优势。如商业谈判中,故意让出次要条款以锁定关键利益。

该计谋的关键在于权衡代价与收益,需确保“李”(牺牲品)的价值低于“桃”(核心目标)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年4月21日 5:04:57 P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
工业上生产氮气和液氨,一般使用什么方法呢?(简介)

根据学习志的了解,目前工业上生产氮气主要采用空气分离法,先将空气压缩、冷却液化,利用氧、氮沸点差异,通过精馏分离出氮气。生产液氨通常采用哈伯 – 博施法,以天然气、煤炭或石油等为原料制取氢气,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,按一定比例将氢、氮混合,在高温(约400 – 500℃)、高压(15 – 30MPa)及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,再经压缩、冷却等操作使氨液化得到液氨。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年4月21日 4:23:25 P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
一个超简单的利用Python实现人工智能的例子

下面是学习志整理的一个利用Python实现简单人工智能的例子 —— 线性回归预测。线性回归是机器学习里基础的算法,可用于预测数值。

===

import numpy as np

from sklearn.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# 生成一些示例数据
x = np.array([1, 2, 3, 4, 5]).reshape(-1, 1)
y = np.array([2, 4, 6, 8, 10])

# 创建线性回归模型
model = LinearRegression()

# 训练模型
model.fit(x, y)

# 进行预测
new_x = np.array([6]).reshape(-1, 1)
prediction = model.predict(new_x)

print(f"预测值为: {prediction[0]}")

===

在这个例子中,首先导入所需的库,numpy用于处理数据,sklearn中的LinearRegression是线性回归模型。接着生成示例数据,用x作为特征,y作为对应的目标值。之后创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。最后,给定一个新的x值,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,输出预测结果。此例简单展示了 Python 在人工智能基础应用中的使用。
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年4月09日 12:32:33 P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
一般而言,手电筒灯泡的额定功率肯定要比热水壶的小,对吗?

根据学习志的了解,一般来说,手电筒灯泡额定功率比热水壶功率小。手电筒主要用于便携照明,通常由电池供电,其灯泡额定电压较低,常见在3~6V左右,工作电流也较小,功率一般在几瓦以内。而热水壶是用来快速加热水的电器,其额定电压是220V的家庭用电电压,要在短时间内将水烧开需要较大功率,一般在1000~2000W左右,所以正常情况下手电筒灯泡额定功率确实比热水壶功率小。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年1月15日 8:46:57 A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
“双学士学位”是什么意思?大学里就读双学士会很累吗?

双学士学位是指: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,同时完成两个不同学科门类专业的学习要求,达到规定的学分和学位授予条件后,获得的两个学士学位。比如,同时授予文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等。目前在我们中国国内,不少大学都是提供双学士学位项目的。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相对于只修一个专业,学习志认为,学习双学士还是比较累的,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从课程安排来看,学生需要学习两个专业的课程,课程数量大幅增加。正常单一学位学生的课程已经比较紧凑,双学士学生除了要完成主修专业课程,还得兼顾辅修专业的课程,这可能导致课余时间(比如:夜晚、周末等)被大量占用。在时间管理方面,要平衡两个专业的学习时间,例如合理安排实验、实习等实践环节,还要兼顾考试周两个专业的复习安排。而且两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不同,需要快速转换思维方式,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时钻研两个领域,学习压力较大。不过,高投入也意味着高回报,具体是否选择,也要看学生自己的权衡啦。
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4年12月20日 9:49:10 A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